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正规配资平台官方
聚焦落实“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行动,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行动......
6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即第二期三年行动)。7月16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此方案解读,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在会上表示,十大行动的每个行动中还特别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分工。三年行动还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促进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明确各项行动的负责部门和职责分工,为残疾人就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和信息保障。
据介绍,第一期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国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累计164.8万人,就业率提高了4.8个百分点。同时,残疾人就业难、就业不稳定、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就业权益容易受到侵犯,亟须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平等权益,有必要滚动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中国残联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会同30个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并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第二期三年行动围绕四个方面共提出13项政策举措,明确提出实施十大行动。聚焦落实“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行动,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行动;聚焦“较为充分就业”,实施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行动,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行动;聚焦帮扶“重点群体”,分别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农村残疾人、盲人就业帮扶行动;聚焦“完善就业服务、解决结构性矛盾”,实施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聚焦“加强权益保障”,实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益保障行动。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任占斌表示,这次方案要求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至少提供一次针对性服务,比如残疾人大学生能享受“一人一策”的就业台账和“一对一”指导,从职业评估到岗位推荐全程跟踪。对于农村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家庭,基层还会定期走访、结对帮扶,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推荐电商、手工艺或土地流转等灵活增收项目。线上线下融合是一大特色,比如每年组织残疾人招聘会,不仅有线下面试,还通过直播带岗、云招聘扩大机会。同时政府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残疾人创业者开绿灯,减免加盟费、提供流量扶持,甚至放宽审核条件,帮助他们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另外,像京津冀、长三角这些区域还会定期举办跨地区就业交流活动,让残疾人能跨省匹配更多岗位。一方面要求市辖区和残疾人较多的县至少设置一个辅助性机构,为智力、精神障碍等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庇护性岗位,甚至配备就业辅导员手把手指导。”任占斌提到,另一方面,就业权益保障也得到加强,比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严查招聘中的歧视行为,残联也定期抽查企业用工情况等,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方案还特别关注了残疾人群体中的就业特别困难群体。比如针对孤独症患者,就提出了“支持有关地方为孤独症等心智障碍群体开展全链式融合就业服务”。
记者关注到,第二期三年行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支持措施,这点也是各地开展残疾人就业专项行动高度关注的问题。
任占斌介绍,三年行动明确要求“各地加大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统筹力度,按规定落实各类就业扶持及补贴奖励政策,制定残疾人就业补贴奖励相关实施办法,合理确定补贴和奖励标准、条件等内容,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统筹用好各类就业创业扶持资金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
在信息保障方面,三年行动明确要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要求,整合残疾人就业帮扶相关信息资源,落实保障条件,建设统一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完善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服务与管理系统功能”。
三年行动还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促进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明确各项行动的负责部门和职责分工,相关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督促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适时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嘉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